勇士进攻乏力,科尔新尝试引发争议,邓利维承压升级

2025-01-13

本赛季的金州勇士在开局阶段表现突出,但随后逐渐回归常态。根据NBA最新数据显示,他们在最近10场比赛中的攻防效率相对平平,尽管防守表现尚可,但进攻端暴露出明显的问题,不出意外地滑落至联盟的第三梯队,仅能与奇才、黄蜂、公牛等重建球队同台竞技。这一现象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。

首先,随着NBA季中锦标赛的结束,勇士的战术策略被对手逐渐研究透彻,特别是针对替补射手巴迪·希尔德的盯防愈加严密。作为克莱汤普森的替代者,巴迪在过去的比赛中三分球命中率仅为20.7%,颇令人失望。缺少稳定得分能力的球员,勇士无法有效撕裂对手防线,从而限制了格林、维金斯和库明加在内线的发挥,使得球队的进攻大多依赖个人单打,形成低效得分模式。

其次,主教练科尔缺乏固定的轮换阵容。虽然锡伯杜的8人轮换受到质疑,但这种方法确保了球队的基本运行。相比之下,科尔愿意尝试不同的配置,本赛季平均轮换人数达到12人,虽显示出团队的深度,却未必带来积极成果。随着伤病增多,他依然没有调整方向,反而频繁启用替补阵容,让人有些困惑。

在上一场对阵费城76人的比赛中,科尔重新启用了年薪190万的前锋桑托斯,这位默默无闻的球员上场25分钟,交出了13分和3个三分球的佳绩,成为胜利的关键之一,但这更多归功于科尔的善于发掘人才。在与印第安纳步行者的较量中,科尔再次引入213cm的新秀昆滕·波斯特,此名新秀本赛季仅出战三场,毫无比赛经验,却被寄予厚望。让人难以理解这样的用人策略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波斯特并未表现出怯场,全场出战7分钟,投中1记三分,贡献6分,展现出自己的潜力。而科尔当即对他的表现给予赞赏,同时他借此机会向总经理邓利维提出建议:如果拥有一种能够拉开空间的大个子球员,将有助于改善球队的挡拆战术,通过这些变化迅速打开场面。而这种需求并不限于中锋,奥托·波特和别利察也具备类似能力,因此科尔的言论实际上是在向邓利维施加压力,要求其加强前场的引援。

最后,邓利维在引援方面的表现正是勇士战败的第三个原因。尽管施罗德身负世界杯MVP光环,与库里的配合却缺少梅尔顿那种侵略性。目前管理层仍在努力寻找调整方案,却难以摆脱多输少赢的尴尬局面。或许科尔的谈话会促使球队在未来的补强过程中更加明确目标,而非随意寻求看似适合的球星。不容忽视的是,自邓利维担任总经理以来,其每项决策似乎都未能为球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。

推荐阅读